2021-04-14 18:37 來源:紅網(wǎng) 作者:羅曉琴 點擊:
4月12日,佛山市廣臺高速公路42公里200米處天量罰單事件曝光,航拍中顯示三分鐘內就有27張罰單,將近62萬人為該路段的設計以及標志性路線設置不合理的問題而買單,試問無辜民眾為何要付這冤枉賬?
徐世強在《交通事業(yè)單位文化》中談到“交通運輸是支撐經(jīng)濟良性發(fā)展,促進社會全面進步的基礎性、先導性產業(yè)和服務性行業(yè),服務是其本質屬性?!痹诖舜问录校炝苛P單到底“服務”了誰?最終受益的是廣大民眾嗎?答案顯然不是。對路段提示設置得含糊不清,對公眾的回答卻理直氣壯,是什么給了他們這樣的底氣?難道真的是公眾明顯違反了交通法則嗎?筆者認為是巨大的利益誘惑下故意為之,以及監(jiān)管部門交通局的“缺席”。
在物欲橫流的當今社會,很多人都難以抵抗誘惑,拜倒在金錢的“石榴裙”下。巨量罰單的背后,是巨大的利益鏈使得負責人員只顧口袋里的錢,卻顧不上口袋上方的良心了。電子警察的確是維護交通秩序的重要幫手,但終究是為人所控制的,為人服務的。出現(xiàn)此類“天價”不合理罰單的問題,究竟是電子警察無情還是負責人員無情,我想這不言而喻。
假設相關部門認真組織并監(jiān)管道路樞紐的建設,落實到每一細微處,而不是只注重“面子工程”,在體制下尋找利益的風口,將交通岔口作為印鈔機、收錢袋,如今交通局與民眾兩相尷尬的局面又怎會出現(xiàn)?事實上,倘若交通局在規(guī)劃道路、監(jiān)管交通時,都時刻把為人民服務的準則牢記于心,堅持公開、透明的原則制定有關的懲罰制度,那么這樣的鬧劇或許就不會發(fā)生了。
因此罰款的真實目的需要每個相關人員都明晰,罰款的去向與用途更需要透明化、公開化管理。這樣才能填補部分人借國家服務,賺取私人利益的缺口,真正地讓交通惠民利國。而監(jiān)管部門更需清晰自己的定位與使命,不能掉進利益的牢籠之中,更不能因自己的“缺席”使更多的問題罰款,甚至交通事故頻頻出現(xiàn)。
別讓“要想富先修路”成為人們的調侃,別等到媒體曝光一處才整改一處,更多隱形的天價路需要被排查與整治。交通設施的規(guī)劃設立的一切出發(fā)點都應以安全、便捷、以人為本為出發(fā)點,負責人員應進行反思而不是讓電子警察背鍋!
文/羅曉琴 (湖南師范大學)
本文為紅辣椒評論原創(chuàng)文章,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和本聲明。
上一條:【瀟湘晨報】極限解圍拯救女足,95后女國腳唐佳麗被保送湖南師大研究生,曾被國際足聯(lián)撰文盛贊
下一條:【紅網(wǎng)】張思弦:芙蓉國評論丨逐“麓”星城,共筑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高地
【關閉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