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lish 信息公開 服務(wù)大廳 辦公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頁 > 媒體師大 > 正文

媒體師大

【紅網(wǎng)】羅利源:別用單一標準綁架孩子的人生

2021-05-30 16:11   來源:紅網(wǎng)   作者:羅利源   點擊:

近日,一位北大副教授吐槽自己的女兒學習不好的視頻走紅網(wǎng)絡(luò)。視頻中,“不輔導作業(yè)父慈女孝,輔導作業(yè)雞飛狗跳”的話語十分幽默,同時也道出了目前中國父母普遍面臨的教育焦慮問題。

在多數(shù)望子成龍的父母眼中,教育是實現(xiàn)階層跨越的最方便快捷的路徑。只要考上好大學,找份好工作,自己的子女就能實現(xiàn)階層躍遷,走上人生巔峰。而一旦孩子成績不好,教育這條路走不通,父母就會產(chǎn)生孩子可能一輩子落于平庸的擔憂。在這種整體氛圍的影響下,父母,甚至是孩子自己,都難免落入“唯讀書論”的怪圈,成績不好成為必須糾正的錯誤。孩子若是沒考好,不僅可能遭受父母的指責,還會面臨休息時間全被各種補習班占據(jù)的命運。

然而,在現(xiàn)代社會,考上好大學和階層躍遷并不具有必然的聯(lián)系。在古代,考中科舉就等于拿到了直通官場的“門票”,可以順利躋身官僚階級。放在1996年以前,大學生畢業(yè)以后可以“包分配”。但現(xiàn)在,人才的選擇早就市場化了,面臨的變數(shù)也更多。一個名為“985廢物引進計劃”的豆瓣小組中,就聚集了一批在校園或者職場遭遇各種失意的名校學生。他們也曾以為好大學能帶來一份好工作,但現(xiàn)實給了他們打擊。在大學大幅擴招、學歷貶值嚴重的當下,所謂的“名校紅利”已經(jīng)大不如前了。

再進一步說,那些沒有考上好大學的人,就注定會過失敗的人生嗎?我國目前的高中平均錄取率只有50%到60%左右,剩下的近一半的學生,就沒有其他的方式將自己的人生過得精彩嗎?讀書很重要,考學也很重要,但僅因為成績不好而忽視甚至是否定一個人未來的發(fā)展空間,未免太不公平。一個孩子的能力和素質(zhì)并不能全靠考試成績體現(xiàn),一個人的人生也不可能被高考分數(shù)全盤框定。

學習成績,只是目前量化的、單一的社會評價機制中的一小部分。事實上,很多人的一生都為各種數(shù)字所困擾、所限制。學生時期看成績,看讀的是不是985/211,工作以后看年薪多少、買的多少平的房、開的多少錢的車,仿佛我們的人生價值也被這些數(shù)字所定義。在這些量化標準的包圍下,各種焦慮都在蔓延滋生。年輕人感覺自己活得越來越吃力,也感到越來越無力,甚至直接選擇了“躺平”。

但是,人不是由數(shù)字組成的,人不能成為被量化的動物。社會越向前,就要往越開放、越包容的方向靠近,也會為人的發(fā)展提供更多機會。在新興事物層出不窮的當下,這種僵化的評價體系會消磨人們嘗試新事物的勇氣,扼殺他們?nèi)松飞掀渌目赡苄浴?/p>

父母不應(yīng)該用單一的尺度看待孩子,整個社會更應(yīng)該破除類似的偏見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,總有人會被擠下去,但獨木橋旁邊還有船,還有索道,照樣可以過到對岸。不論是父母還是年輕人自己,都應(yīng)該發(fā)現(xiàn)并接納船和索道的存在,這樣人生的路才會變得更開闊。

文/羅利源(湖南師范大學)

原文鏈接:https://moment.rednet.cn/pc/content/2021/05/30/9416546.html

分享到:

上一條:【紅網(wǎng)】關(guān)順紅:對“躺平青年”,請多一些理解和寬容

下一條:【光明網(wǎng)】湖南師范大學積極探索實踐育人“新課堂”

關(guān)閉